高扭矩旋转阻尼器TD22采用锌压铸制造,外径16.2 mm,最大扭矩3.92 N·m。本文将介绍TD22的开发历程。它是对前代型号TD4和TD16的改良版本,这两款产品已在外径16 mm旋转阻尼器发展史的引入阶段文章中做过介绍。
小直径·高扭矩旋转阻尼器TD22开发背景
TD22是我们推出的第22款旋转阻尼器。在开发当时,随着旋转阻尼器需求的增加,市场开始提出更高扭矩规格的要求。我们认为在TD22的开发中,规格比尺寸更为重要,因此其外形尺寸仍保持与TD4和TD16一致,以保持止动结构不变。这样,客户在使用TD22时无需对原有设计进行修改。
除了尺寸要求外,温度特性、阻尼扭矩以及耐久性也是旋转阻尼器的重要性能指标。在这些要求中,温度特性可以通过材料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充,但作为旋转阻尼器最适合的黏性介质——硅油是无法替代的,因此难以实现大幅提升。而在扭矩与耐久性两方面同时改进则更具挑战性。原因在于:TD4虽然能支持高达3.92 N·m的扭矩,但耐久性不足;TD16虽然保证了1万次开闭循环,但其最大扭矩仅2.45 N·m。
基于此背景,TD22的开发目标被设定为:最大扭矩3.92 N·m,耐久性10 万次循环。
另一方面,在安装旋转阻尼器时,理想状态是在开启盖子时不应感觉到阻尼扭矩。为实现这一点,一个关键要求是:在盖子开启时油流通道应加宽,而在盖子关闭时油流通道应变窄。TOK自TD4起便采用了独特设计的“U 型叶片”来确保良好的开闭手感,这一特点同样被应用在TD22上。
小直径高扭矩旋转阻尼器TD22的开发达成路径
针对开发目标——“在保持与TD4和TD16相同外形尺寸的前提下,实现高扭矩旋转阻尼器最大扭矩3.92 N·m与10万次循环耐久性”,我们以TD4作为最大扭矩的参考,以TD16作为耐久性的参考。
首先,我们关注到虽然TD4达到了目标扭矩,但其耐久性不明确,原因在于其装配方式采用了铆合。TD4是通过对铝制外壳端面进行铆合完成的,而TD16则是通过对不锈钢管端部铆合完成。考虑到铆合对耐久性的影响,采用较软材料制造的TD4更易受损。这是因为旋转阻尼器的内部压力在每次关闭盖子时,都会作用在外壳铆合处,使其逐渐松动。基于此,我们决定采用螺钉紧固来代替铆合作为装配方式。
接下来,我们关注到零部件的材料和形状。TD16的外壳和轴由PPS树脂制成,具有良好的耐热性,并利用了树脂的自润滑特性,但刚性不如金属。相反,TD4的轴采用锌压铸,外壳为铝材,具备一定刚性,但滑动特性不佳。因此,我们在需要考虑滑动特性的部位采用树脂,而整体则使用锌压铸来保证刚性。
10万次循环的目标耐久性不仅通过改变装配方式、通过材料选择确保刚性、以及重新审视摩擦学特性得以实现,还通过对各零部件的壁厚与形状进行详细检讨而得以保障。
小直径高扭矩旋转阻尼器概要|TD22开发故事
自1997年推出以来,TD22相较于前代型号的改进取得了成功,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钢琴键盘盖的旋转阻尼器。凭借相对较长的轴和外壳,TD22在降低装配后盖子晃动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。
TOK不断改进现有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。如果现有产品的性能仍不足以满足您的要求,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表单加载中,请稍候。
如果等待后表单仍未显示,敬请通过此处与我们联系。